聯(lián)系我們
- 地 址: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(qū)南頭街道中山東街33至34棟
- 電 話:13751058447,13751058616
- 傳 真:0755-8888999
- 郵 箱:{Lankecms_email}
RT-PCR引物設計原則和方法
在NCBI上搜索到該基因,找到該基因的mRNA,在CDS選項中,找到編碼區(qū)所在位置,在下面的origin中,Copy該編碼序列作為軟件查詢序列的候選對象。 打開Primer Premier5,點擊File-New-DNA sequence, 出現(xiàn)輸入序列窗口,Copy目的序列在輸入框內(選擇As),此窗口內,序列也可以直接翻譯成蛋白。點擊Primer,進入引物窗口。 此窗口可以鏈接到“引物搜索”、“引物編輯”以及“搜索結果”選項,點擊Search按鈕,進入引物搜索框,選擇“PCR primers”,“Pairs”,設定搜索區(qū)域和引物長度和產物長度。在Search Parameters里面,可以設定相應參數(shù)。一般若無特殊需要,參數(shù)選擇默認即可,但產物長度可以適當變化,因為100~200bp的產物電泳跑得較散,所以可以選擇300~500bp。 點擊OK,軟件即開始自動搜索引物,搜索完成后,會自動跳出結果窗口,搜索結果默認按照評分(Rating)排序,點擊其中任一個搜索結果,可以在“引物窗口”中,顯示出該引物的綜合情況,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序列和位置,引物的各種信息等。 對于引物的序列,可以簡單查看一下,避免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:3’端不要以A結尾,最好是G或者C,T也可以;3’不要出現(xiàn)連續(xù)的3個堿基相連的情況,比如GGG或 CCC,否則容易引起錯配。此窗口中需要著重查看的包括:Tm應該在55~70度之間,GC%應該在45%~55%間,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Tm值最好不要相差太多,大概在2度以下較好。該窗口的最下面列出了兩條引物的二級結構信息,包括,發(fā)卡,二聚體,引物間交叉二聚體和錯誤引發(fā)位置。若按鈕顯示為紅色,表示存在該二級結構,點擊該紅色按鈕,即可看到相應二級結構位置圖示。最理想的引物,應該都不存在這些二級結構,即這幾個按鈕都顯示為“None”為好。但有時很難找到各個條件都滿足的引物,所以要求可以適當放寬,比如引物存在錯配的話,可以就具體情況考察該錯配的效率如何,是否會明顯影響產物。對于引物具體詳細的評價需要借助于Oligo來完成,Oligo自身雖然帶有引物搜索功能,但其搜索出的引物質量感覺不如Primer5。 在 Primer5窗口中,若覺得某一對引物合適,可以在搜索結果窗口中,點擊該引物,然后在菜單欄,選擇File-Print-Current pair,使用PDF虛擬打印機,即可轉換為Pdf文檔,里面有該引物的詳細信息。 在Oligo軟件界面,F(xiàn)ile菜單下,選擇 Open,定位到目的cDNA序列(在primer中,該序列已經被保存為Seq文件),會跳出來兩個窗口,分別為Internal Stability(Delta G)窗口和Tm窗口。在Tm窗口中,點擊最左下角的按鈕,會出來引物定位對話框,輸入候選的上游引物序列位置(Primer5已經給出)即可,而引物長度可以通過點擊Change-Current oligo length來改變。定位后,點擊Tm窗口的Upper按鈕,確定上游引物,同樣方法定位下游引物位置,點擊Lower按鈕,確定下游引物。引物確定后,即可以充分利用Analyze菜單中各種強大的引物分析功能了。 Analyze中,第一項為Key info,點擊Selected primers,會給出兩條引物的概括性信息,其中包括引物的Tm值,此值Oligo是采用nearest neighbor method計算,會比Primer5中引物的Tm值略高,此窗口中還給出引物的Delta G和3’端的Delta G。3’端的Delta G過高,會在錯配位點形成雙鏈結構并引起DNA聚合反應,因此此項絕對值應該小一些,最好不要超過9。 Analyze中第二項為 Duplex Formation,即二聚體形成分析,可以選擇上游引物或下游引物,分析上游引物間二聚體形成情況和下游引物間的二聚體情況,還可以選擇 Upper/Lower,即上下游引物之間的二聚體形成情況。引物二聚體是影響PCR反應異常的重要因素,因此應該避免設計的引物存在二聚體,至少也要使設計的引物形成的二聚體是不穩(wěn)定的,即其Delta G值應該偏低,一般不要使其超過4.5kcal/mol,結合堿基對不要超過3個。Oligo此項的分析窗口中分別給出了3’端和整個引物的二聚體圖示和 Delta G值。 Analyze中第三項為Hairpin Formation,即發(fā)夾結構分析??梢赃x擇上游或者下游引物,同樣,Delta G值不要超過4.5kcal/mol,堿基對不要超過3個。 Analyze 中第四項為Composition and Tm,會給出上游引物、下游引物和產物的各個堿基的組成比例和Tm值。上下游引物的GC%需要控制在40%~60%,而且上下游引物之間的GC%不要相差太大。Tm值共有3個,分別采用三種方法計算出來,包括nearest neighbor method、%GC method和2(A+T)+4(G+C)method,最后一種應該是Primer5所采用的方法,Tm值可以控制在50~70度之間。 第五項為False Priming Sites,即錯誤引發(fā)位點,在Primer5中雖然也有False priming分析,但不如oligo詳細,并且oligo會給我正確引發(fā)效率和錯誤引發(fā)效率,一般的原則要使錯誤引發(fā)效率在100以下,當然有時候正確位點的引發(fā)效率很高的話,比如達到400~500,錯誤引發(fā)效率超過100幅度若不大的話,也可以接受。 Analyze中,有參考價值的最后一項是“PCR”,在此窗口中,是基于此對引物的PCR反應Summary,并且給出了此反應的最佳退火溫度,另外,提供了對于此對引物的簡短評價。若該引物有不利于PCR反應的二級結構存在,并且Delta G值偏大的話,Oligo在最后的評價中會注明,若沒有注明此項,表明二級結構能值較小,基本可以接受。 引物評價完畢后,可以選擇 File-Print,打印為PDF文件保存,文件中將會包括所有Oligo軟件中已經打開的窗口所包括的信息,多達數(shù)頁。因此,打印前最好關掉Tm窗口和Delta G窗口,可以保留引物信息窗口、二級結構分析窗口(若存在可疑的異常的話)和PCR窗口。 引物確定后,對于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別進行Blast分析,一般來說,多少都會找到一些其他基因的同源序列,此時,可以對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blast結果進行對比分析,只要沒有交叉的其他基因的同源序列就可以。 有一個問題,引物設計原則里面常常強調,引物所對應模板序列的Tm 值最好在72℃左右,但是軟件里面Search出來的引物,很少有達到這個值的,一般都在50~65度之間,這是什么原因?軟件怎么沒有限定這個規(guī)則? |